文章目录[隐藏]
作者:SysyCode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01986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决心重新做人好好写作。这篇暂时保留,内有很多 Bug(人都是要成长的,面对过去的自己都用种,哎呀这蠢孩子的感觉),会在今后的日子逐渐完善。
============原文==================
这是我在「画画有什么用」专栏的第一篇文章。之所以拿人工智能作为开篇,是因为它正在改变绘画、改变艺术的形式甚至意义。而我们,正在这场变革的分界点上,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期。在这之前,人类已经把「画画有什么用」这件事探索得差不多了。那么,What's new ? What's next ?
这篇文章断断续续写了快两个月了,一直不是特别有自信把它展现出来。前不久,去参加了凯文凯利的新书发布会,会上我问了他一个特别想知道他会怎么回答的问题。
凯文凯利是一个对我影响很深的作者,虽说大多人关注他是因为互联网技术和科技,但在我心里,他是一个艺术家。几乎他的所有书中,都会有专门的章节讲艺术,也常常使用艺术的形式作比喻,而这些似乎都被人们忽略了。不管怎样,他的书是我学习代码的原始动力。当我第一次用代码的方式画画时,那种冲击力是远远超过计算机发明前所有艺术形式的。这使我更加坚信:艺术的下一个突破口必须是人工智能。于是我问他:「你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艺术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他说:「当人工智能可以创作艺术的时候,艺术真正的意义才会出现。」
然后我觉得,是时候给这篇文章画上句号了,可以进入一些更深的东西了。
为什么凯文凯利会这样讲?艺术是如何一步步被打开被放大的呢?为什么说艺术史的下一个章节会是人工智能?我想,这就是这篇文章我要讲的吧。
艺术发展的猜想
如果把艺术的发展比作打游戏,就好比一个练级的过程。艺术的变化并非只是艺术家灵感闪现、画风一转,它也是迭代的、更替的、进步的。在这个游戏里,一个接着一个的关卡,每一次我们都需要从一个关卡里获得新的道具、找到一扇门,这扇门通往更复杂、更快速、充满更多可能性、从未出现过的下一个关卡。
这个过程中,影响艺术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思想和技术。
在思想方面,这往往是影响艺术主题的直接原因。中世纪的艺术主题因为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而拥有鲜明的「主旋律」风格,思想精神神圣不可侵,艺术形式也神圣不可破。但毕加索就不吃这一套。从写实主义,到印象派,再到抽象艺术……这就是人类思想一点点被解锁的过程。总会有先行者走在我们前面。当时的人如何看待梵高,大底和我们面对着一幅不知所云的现代艺术作品时的心情是差不多的吧,而我们却对梵高的作品习以为常了。如果你了解每一个艺术演变的过程,就不会对抽象艺术大惊小怪了,它也是从写实主义一点点演变过来的。
在技术方面,过去的人类经历了更多「从 0 到 1」的过程。颜料的发明推动了绘画的发展,胶片的发明成就了电影人才。几乎每一次的艺术更新,都伴随着某种时代发明的产生。这些时代发明都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强烈的推动作用。
在时间线上,17 世纪科学革命之前,影响艺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思想,不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宗教变革,每一次的思想革命都是当下人类思潮的一次扩充,这对艺术创作的广度产生了强烈的影响。1664 年,荷兰人发明了油画颜料,这是绘画艺术在视觉呈现上的一次飞跃。这之后,越来越多的技术发明刺激着艺术的发展,而思想突破的速率逐渐减缓。这个过程中,艺术创作所依附的主要因素也在发生改变。不得不承认,近几年的艺术创作在高新科技面前显得过于谄媚了一些。如果很久以后我来写艺术史,我会在已有的艺术史后加上「智能设备期」和「人工智能期」。用一幅图可以这样表示:
从前,无论思想的还是技术的,一个大新闻过后,很多事情都会随之改变。如今我们级别高了,安迪沃霍尔说「艺术可以是任何东西」了,该学的技能也都学会了,那么,接下来的动力是什么呢?
现在——停滞期
现在,并非我们失去了搞大新闻的能力,而是我们很难再被大新闻吓着了,同时,它对我们的影响周期也越来越短,短到还来不及搞艺术创作就被新的大新闻带跑了。Kepler-452B 的发现立马遮蔽了冥王星身上那颗心斑,头天还在「最浪漫的爱情故事」,立马就转为「找到另一个自己,永不孤单」了。
如果一个人在听了冥王星的故事后决心搞文学创作,情况会怎样?首先,这件事的冲击力度很难达到「从没电到有电」那样给人震撼了。技术的进步让更多的发现显得意料之中,而不像从前那样一惊一乍,甚至引起社会大恐慌了。其次,刚要提笔写大纲,突然又冒出个 Kepler-452B 了,很可能作者的想法就改变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对于创作者来说,不论是心理层面,还是题材方面,都很难做到 deeper and deepr。不能深入,就很难开辟新的领域。艺术,正处于这样尴尬的停滞期。
停滞期里我们看到的艺术是怎样的呢?我把它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叫「麦当劳肯德基」式;一种叫「冷锅串串」式。(笔者我实在很难找到更学术的词来概括,请允许我以这种比喻来阐述)
第一种:「麦当劳肯德基」式。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成都开了第一家麦当劳。开业第一天,爸爸就带我去凑热闹。距离店门口还有 100 多米,我们就被堵住了。密密麻麻等着进店的人把春熙路堵的水泄不通。当时我还不知道麦当劳为何物,爸爸说和肯德基差不多,于是我们转而吃了肯德基。要说麦当劳和肯德基有什么区别,我想每个人都能说出很多来,但本质上就是差不多的东西。现如今,我们很难再记住一个艺术家的名字,但他们都叫嚣着自己的作品是如何的了不起。他们利用各个渠道曝光自己的作品,标榜自己的艺术家身份,其策略都和快餐广告差不多——通过强曝光来建立与大众之间的关系。人们开始困惑,什么艺术,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叫艺术。我想说,不必烦恼,你之所以很难从中获得美的体验,是因为他们端上来的本来就是炸鸡薯条那样的东西,还酷爱伪装成一顿贵饭的样子。
第二种:「冷锅串串」式。首先,什么是冷锅串串?都知道成都人爱吃火锅,但显然火锅更适合 4 到 8 人的组合去吃。对于好吃的成都人来说,除了味道要好外,还要追求品种的丰富。但如果我们就两个人,又特别想吃火锅怎么办?如果只点 3 个菜,怎么吃得愉快?于是发明了串串香。起初全城统一价,一角一串,每串上就那么点点菜。但这样一来,我每个品种都可以抓一串,解决了品种要丰富的问题。除了好吃,成都人还有个属性是「懒」。到后来就不自己烫串串了,每次挑好菜直接给服务员,代烫好后一起端上桌,泡在一口只带火锅汤料但没有火炉烧的锅里。这种形式称为「冷锅串串」。当代艺术的创作,很多时候往往都是在前人的成就后面不停开辟细分领域。如果艺术是火锅,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艺术作品就是串串香,以及更细分的冷锅串串,或者创新一些的 O2O 串串。但本质上还是火锅,同一调料包下的花式吃法。也难免一提到艺术,我们脑子里能想到的画面就是那么几个。
上面是小白找到的一些单片机方面的指令助记符,希望有需要的朋友收藏,帮助到你们,小白是一个机械专业大二的学生,平时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机械方面的知识,有的方面介绍不周希望大家谅解。关于单片机的设计,以及编程软件后面讲给大家逐一介绍!
艺术的突破需要的是:新菜品。有人说,截至目前,艺术家已经把能创作的形式都创作完了。此话不假。如果本质上不发生改变,再多创作也无非是「麦当劳肯德基」与「冷锅串串」。那么,何为本质,如何改变呢?
将来——人工智能,开启下一个艺术史的篇章
1、智能设备期
这里并不包括使用智能设备为媒介表达已有的艺术形式。如果要给这个时期定个界线,我认为应该是「2015 年,Google 换了新 Logo」,也可以是「苹果为了 Apple Watch 得到更好的字体呈现,而设计了一款叫 San Francisco 的字体。」
最近,Google 给自己换了新 Logo。对我来说,这并不是简单的「换了个 Logo」,更不是一个关于「好看,不好看」的问题。也许未来的艺术史里会这样写到:「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更容易被识别的的无衬线字体得到了广泛应用。造型设计在人工智能推动下,从艺术家的随心所向,逐步走向类似于对家养生物基因筛选的模式,除了满足美的需求外,还拥有了更多实用性。」
现世的艺术史还没有哪一本跟人工智能扯上关系,但这是艺术发展必将奔向的地方。历史上关于艺术所创造的美的意义,从苏格拉底到康奈尔,或是我国的朱光潜、丰子恺,各个时期的人物对美的定义,似乎都是在对「求心里爽」的不断补充,进化不多,其他实用性的意义从来没说清楚过。但我想,智能的发展会改变这个局面,在美本身里得到实用性。
关于这次 Google 换 Logo,从 Google Design 的官方文90 ( https://design.google.com/articles/evolving-the-google-identity/ ) 里可以看出,80% 的内容都在讲这些设计是如何在各种产品、各种设备上更加实用的。从苹果开启的扁平化设计时代,到这次 Google 换 Logo,对设计的措辞已从「更符合当下人的审美」演变为「能被更好的使用」。
也许,智能设备的发展会像曾经颜料、胶片的发明那样,赋予艺术新的生命。凯文凯利在《技术元素》里写道:
我们有道义责任提高技术。当扩展了技术的种类和影响范围,我们就增加了选择。也许要在某个小设备出现之后,我们这个时代的莎士比亚才能创造真正的杰作。
2、人工智能期
在各个历史时期,艺术都扮演了激发人类各种情绪的角色,或愤怒、或骄傲、或赞赏、或热爱、或崇敬。原因很简单,艺术从来都不是空洞的容器,相反,它满载着意义,其意义可以作出多样化的解读,但都无一例外地表达着个人观点。
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终究都在表达「以人为本」的主题,表达者的观点就是作品的核心。即便陈丹青这样的艺术家会说:「真正画画的人看画都不太在乎这幅画的题目、故事。我在乎的是(画中)这么多人怎么放的,这么舒服,这么好看。」(陈丹青讲述普桑的《强夺萨宾妇女》)但他并非不重视艺术作品的意义,只是这幅画对他来说意义在于他从中学习了怎样的塑造美的方式,然后运用到自己的作品里,表达自己的意义。
不论你在一幅作品面前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创造者,还是通过别人的作品表达自己,或是通过别人的技术实现自我表达,但最终我们都在传递「以人为本」的信息,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表达「我是谁」。
在过去的创作中,我们对于人性的挖掘已经走到了非常纯熟的阶段,同性恋主题不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不会再对着满地爬的裸体摄影一惊一乍,连鲜血淋漓的残酷自虐也能成为一种艺术流派,且已走入了衰退期。似乎人类自身的表达已经玩不出什么新花样了。
在未来,人工智能将带来的最可怕的挑战并非电影里常演的地球争夺戏,而是人类自我身份的怀疑。
电影《机器管家》里,罗宾·威廉姆斯扮演了一个机器人,终其一生都希望得到「我是人类」这个身份。他不停的进化自己,发明了人造器官,把自己从一个铁皮装置进化到肉眼不可识别的人类模样。他上法庭,希望法官裁定他一个人类的身份,法官否决了,他反驳到「法官先生,据我所知,你身上所有的器官都是我发明的机器,如果不是那些机器,你现在已经不会在这里了。」当然,这是一个大团圆结局的电影。最终,男主角的设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拥有人类身份的机器人」。
而现在,关于人工智能的概念,已经从电影里的画面逐渐步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每天都会听到这样那样挑战我们身份的信息。干细胞疗法、基因测序、可控机器人、新克隆动物、大脑植入、增强记忆的药物、肢体修复……其中每一件工具都在模糊我们作为个体与物种一员之间的界限。我们是谁,我们想要成为什么?
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构成了真正的人类?人的种类只有一种吗?我们是否应该把同情心由动物和生物扩大到所有创造物?一个获得人类身份的机器人是否可算作上帝的孩子?……
更加复杂的问题正迎面扑来,电影里关于身份的裁决场景也一定会发生。那时的艺术家肯定不会像中世纪的艺术家那样,一边念圣经一边绘画,通过神意来表达自我。如果有天,人工智能真的会凌驾于人类之上,它又会如何实现自我的表达呢?
凯文凯利在回答我的问题时,这样说道:
当人工智能还不会下棋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件事情非常难,一旦它会了,你就觉得这件事情很普通了。未来,人工智能会让更多我们觉得非常难的事情变得普通,直到做出越来越多 amazing 的事,那时的艺术才会大放异彩。
想起大学时的美学老师,几乎每节课都会说一遍「艺术是自由的女儿」,这句话用在他的任何一次考试里都是加分句。当时觉得很好笑,现在读起来倒是略显沉重。我很期待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艺术,时常想起来脑洞会大得收不住,同时也会有些伤心。人类因为崇尚自由而创造了艺术,但艺术的自由难道必须要脱离人类才会达到真正的自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