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STM32的IAP技术,基于CAN总线的STM32F103 BootLoader设计

STM32的IAP技术

基于CAN总线的STM32F103 BootLoader设计

本文为B站视频“STM32的IAP技术,基于CAN总线的STM32F103 BootLoader设计”对应讲义,讲义内容较为简略,详细内容在视频中进行讲解。
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q4y1c7u7/

1 不同的程序下载方式

目前,单片机的程序烧录方式可以分为三种:ICP,ISP,IAP。

1.1 ICP:In-Circuit Programming

在电路中编程。使用厂家配套的软件或仿真器进行程序烧录,目前主流的有JTAG接口和SWD接口,常用的烧录工具为J-Link、ST-Link等。

J-Link及ST-Link
在程序开发阶段,通常在连接下载器的情况下直接使用编程软件进行程序下载调试。

在MDK软件中可以选择不同的下载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ISP:In-System Programing

在系统中编程。以STM32为例,其内置了一段Bootloader程序,可以通过更改BOOT引脚电平来运行这段程序,再通过ISP编程工具将程序下载进去。下载完毕之后,再更改BOOT至正常状态,使得MCU运行所下载的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点原子的STM32开发板中专门设计了一个单片机自动复位及设置Boot引脚电平状态的电路,便于程序下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IAP: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

在应用中编程。IAP可以使用微控制器支持的任一种通信接口(如I/O端口、USB、CAN、UART、I2C、SPI等)下载程序或数据到FLASH中。IAP允许用户在程序运行时重新烧写FLASH中的内容。但需要注意,IAP要求至少有一部分程序(Bootloader)已经使用ICP或ISP烧到FLASH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无论是ICP技术还是ISP技术,都需要连接下载线,设置跳线帽等操作。一般来说,产品的电路板都会密封在外壳中,在这时若要使用ICP或ISP的方式对程序进行更新,则必然要拆装外壳,如果产品的数量比较多,将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采用IAP编程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产品的外壳都会留有通信接口,若能通过这种通信方式对程序进行升级,则可以省去拆装的麻烦。在此基础上,若引入远距离或无线数据传输方案,更可以实现远程编程或无线编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某种微控制器支持IAP技术的首要前提是其必须是基于可重复编程闪存的微控制器。

STM32微控制器带有可编程的内置闪存,同时STM32拥有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非常丰富的外设通信接口,因此在STM32上实现IAP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2 IAP方案设计

2.1 IAP简介

IAP技术的核心在于BootLoader程序的设计,这段程序预先烧录在单片机中,正常的APP程序可以使用BootLoader程序中的IAP功能写入,也可以两部分代码一起写入,以后需要程序更新时通过IAP进行代码更新。每次板卡上电都会首先执行BootLoader程序,在程序内判断进行固件升级还是跳转到正常的APP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是否进行固件升级的判断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1. 硬件实现:通过拨码开关、跳线帽等方式设定单片机某一引脚电平状态,程序通过读取引脚电平判断是否需要升级。此种方式需要接触板卡进行操作,当板卡被封闭在外壳中或安装于不便于操作位置时很难实现。
  2. 软件实现-1:软件内设定一标志位(变量),通过判断标志位状态判断是否需要升级。该标志位状态掉电不能改变,故需要存储在外部EEPROM或单片机内部FLASH中。若存储在外部EEPROM,则需要增加额外的电路;若存储在单片机内部FLASH,由于FLASH每次写入都需要擦除一整页,会造成资源浪费。
  3. 软件实现-2:单片机每次上电首先进入BootLoader程序,在BootLoader中等待一定时间,若上位机软件在该时间段内发起通讯,则停留在BootLoader程序中等待固件升级;若该时间段内无通讯,则跳转到正常的APP程序。该方式每次上电都要等待一定时间,需要考虑是否可以介绍。
  4. ……

在IAP过程中,单片机通过特定的通讯方式从上位机软件接收程序数据,并执行FLASH擦写操作对APP部分的程序进行更新。

IAP过程中传输的数据文件一般为后缀名为bin的文件,该文件内容与正常烧录进FLASH中的数据内容一致,便于程序升级。但是MDK软件并不能直接生成bin文件,需要进行一些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romelf.exe  --bin -o ..\OBJ\TIMER.bin ..\OBJ\TIMER.axf  //“TIMER”需要改成自己程序的名字

由于我把fromelf.exe所在目录添加到了环境变量,所以可以直接这样写。如未添加环境变量,则需要写清楚详细路径,该文件一般在MDK软件的安装目录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完成重新编译之后即可生成bin文件(OBJ目录)。

2.2 FLASH空间划分

BootLoader程序和APP 程序存放在 STM32 FLASH 的不同地址范围,一般从最低地址区开始存放 BootLoader,紧跟其后的就是 APP 程序。在FLASH足够大的情况下,还可以分配多个APP程序区域,便于恢复默认程序或者执行多段功能不同的程序。

2.2.1 不同型号STM32 FLASH大小

在进行FLASH空间划分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不同型号STM32单片机的FLASH大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不同容量的STM32F1系列产品,其FLASH页大小是不同的,具体的容量划分规则如下:

  • 小容量产品:FLASH容量在16K至32K字节之间的STM32F101xx、STM32F102xx和STM32F103xx微控制器。
  • 中容量产品:FLASH容量在64K至128K字节之间的STM32F101xx、STM32F102xx和STM32F103xx微控制器。
  • 大容量产品:FLASH容量在256K至512K字 节之间的STM32F101xx和STM32F103xx微控制器。

对于小容量和中容量的产品,其页大小为1K,对于大容量产品,其页大小为2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2 查看程序占用空间大小

在进行FLASH空间划分时,必须知道编写的程序占用FLASH空间大小。用MDK软件进行工程编译之后会生成一个.map文件,在该文件末尾可找到程序需要占用的FLASH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主要是确定BootLoader程序占用空间,便于确定APP程序的起始地址。

在这时候可以先编写部分BootLoader程序,再通过map文件查看当前占用空间,从而预估BootLoader程序最终会占用的空间大小。

在实际空间分配过程中,可以稍微大一点,以便于后续对BootLoader的功能扩展。

如果对MDK的编译过程以及文件类型感兴趣,可以阅读《[野火EmbedFire]《STM32库开发实战指南——基于野火霸道开发板》—20211109》第46章的内容。

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s411M75x?spm_id_from=333.999.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MDK软件配置项中,可以对程序的起始位置以及大小进行设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BootLoader程序来说,只需要设置其Size,该值可根据刚才map文件中的值进行预估。

2.2.3 APP程序中需要做的配置项

BootLoader程序按照正常的程序编写即可。而APP程序由于其下载位置与默认程序下载位置不同,故需要做一些特殊的配置。

首先是APP 程序起始地址设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起始位置即去除BootLoader程序之后剩余空间的首地址。一般设定为某一页的首地址,因为FLASH写入之前必须进行页擦除。

Size = FLASH原始大小 - 偏移量(0x4000),我使用的是STM32F103C8T6,FLASH大小为64K。

接着设置中断向量表的偏移量,在主函数起始位置添加:

SCB->VTOR = FLASH_BASE | 0x4000; //0x4000即BootLoader大小(偏移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IAP程序设计

2.3.1 IAP(BootLoader)编程关键技术

  1. 通信
  2. Flash擦写
  3. APP跳转
通信需要考虑的问题
  1. 选用何种通信方式:串口、CAN、以太网…
  2. 通信协议:数据分发、帧头帧尾校验
  3. 配套上位机
Flash写入流程

1 解锁

void FLASH_Unlock(void)				//解锁

2 擦除

//页擦除
FLASH_Status FLASH_ErasePage(uint32_t Page_Address);

//整片擦除
FLASH_Status FLASH_EraseAllPages(void);

3 写入

//半字写入
FLASH_Status FLASH_ProgramHalfWord(uint32_t Address, uint16_t Data);

//全字写入
FLASH_Status FLASH_ProgramWord(uint32_t Address, uint32_t Data);

4 上锁

void FLASH_Lock(void);

接收多少数据写入一次?

FLASH写入之前必须进行页擦除

STM32F103 FLASH 页大小:1k 或 2k

接收满1页大小的数据写入一次

APP跳转

正点原子串口IAP实验IAP跳转代码

void iap_load_app(u32 appxaddr)
{
	if(((*(vu32*)appxaddr)&0x2FFE0000)==0x20000000)	//检查栈顶地址是否合法.
	{ 
		jump2app=(iapfun)*(vu32*)(appxaddr+4);		//用户代码区第二个字为程序开始地址(复位地址)		
		MSR_MSP(*(vu32*)appxaddr);					//初始化APP堆栈指针(用户代码区的第一个字用于存放栈顶地址)
		jump2app();									//跳转到APP.
	}
}

参考安富莱代码之后更改的IAP跳转代码

void iap_load_app(u32 appxaddr)
{
    int i = 0;
    
	if(((*(vu32*)appxaddr)&0x2FFE0000)==0x20000000)	//检查栈顶地址是否合法.
	{ 
        /* 首地址是MSP,地址+4是复位中断服务程序地址 */
		jump2app=(iapfun)*(vu32*)(appxaddr+4);
            
         /* 关闭全局中断 */
        __set_PRIMASK(1); 
                 
        /* 关闭滴答定时器,复位到默认值 */
        SysTick->CTRL = 0;
        SysTick->LOAD = 0;
        SysTick->VAL = 0;
        
        /* 设置所有时钟到默认状态 */
        RCC_DeInit();
        
        /* 关闭所有中断,清除所有中断挂起标志 */  
        for (i = 0; i < 8; i++)
        {
            NVIC->ICER[i]=0xFFFFFFFF;
            NVIC->ICPR[i]=0xFFFFFFFF;
        }
        
        /* 使能全局中断 */ 
        __set_PRIMASK(0);
        
        /* 在RTOS工程,这条语句很重要,设置为特权级模式,使用MSP指针 */
        __set_CONTROL(0);
        
        MSR_MSP(*(vu32*)appxaddr);					//初始化APP堆栈指针(用户代码区的第一个字用于存放栈顶地址)
		jump2app();									//跳转到APP.
        
        /* 跳转成功的话,不会执行到这里,用户可以在这里添加代码 */
        while (1)
        {

        }
	}
}		

2.3.2 IAP编程实战

需要准备的设备及材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SB-CAN适配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SB转TTL CH340模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周立功CANPro调试软件(可直接发送bin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周立功CANPro软件地址

创芯科技原厂调试软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串口调试助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照正点原子的串口IAP实验例程编写基于CAN总线的BootLoader程序

相较于原子的IAP例程,主要做以下几点工作:

  1. 原子例程所使用的芯片为STM32F103ZET6,更改目标芯片为STM32F103C8T6,并修改FLASH容量宏定义以及重新划分FLASH空间;
  2. 添加CAN底层驱动代码至工程;
  3. 逻辑代码修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编程过程及代码解析观看视频P4
视频P4

2.4 IAP实验验证

本节内容观看视频P5
视频P5

2.5 不足与展望

目前数据为一次性整包传输,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数组里,占用单片机RAM空间,而单片机的RAM是有限的。

以STM32F103C8T6为例,RAM大小仅为20KB。若APP程序所需大于这个值,则此方法不能使用。

另,直接传输数据包的方式可靠性低,如果数据传输过程中出错无法判断。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考虑将数据分包传输,并增加数据校验

目前使用调试助手的方式仅能实现整个文件自动传输,若要采用数据分包+校验的方式,需定制开发上位机软件。

单片机与上位机需制定一套稳定可靠的通信协议。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今天烧板子了吗」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Zd_c000/article/details/122732339

生成海报
点赞 0

今天烧板子了吗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STM32F2————配置时钟延迟不准的问题

STM32F2配置时钟问题 笔者在本科毕业设计使用STM32F207芯片,但是在配置时钟时出现了问题。 问题 我按照F1写代码的延时函数放在F2竟然不准了 换个办法 使用Systick时钟也是不准,原因是笔者代

STM32(七)DMA总结库函数串口使用DMA

系列文章目录 前言 DMA,全称为:Direct Memory Access,即直接存储器访问。DMA 传输方式无需 CPU 直接 控制传输,也没有中断处理方式那样保留现场和恢复现场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