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系统总线

3.2总线的分类

一、根据总线的位置

  1. 片内总线——芯片内部的总线

  2. 系统总线——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
    根据系统总线上传输的信号类型不同可分为:
    数据总线: 双向 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
    地址总线: 单向 与存储地址、I/O地址有关
    控制总线: 有出、有入

【通常情况下,总线宽度≤机器字长/存储字长】
【由CPU或主设备发出,通常情况下,地址总线的条数和地址单元的个数相关,例:地址总线的宽度和MAR寄存器的宽度一致】
【向系统的各个部件传输控制信号,或系统的各个部件把自己的状态向外传输告诉主设备,告诉CPU】【出:存储器读、存储器写、总线允许、中断确认;入:中断请求、总线请求】

  1. 通信总线——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如控制仪表、移动通信等)之间的通信

【传输方式:串行通信总线;并行通讯总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总线的特性及性能指标

一、总线物理实现

主板=总线,主板上留有接口,其他部件或模块可以通过接口连接在主板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实现插板与总线的有效连接,总线需要有一些特性

二、总线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总线的性能指标

1、总线宽度:数据线的根数

总线数据线的根数越多,同时传输的数据的位数就越多 ,总线的性能就越好

2、标准传输率:每秒传输的最大字节数(MBps)
3、时钟同步/异步:同步、不同步
4、总线复用:地址线与数据线复用

例:8086中进行了总线复用(20个地址线中16条同时作为数据线使用,在数据传输时,CPU先给出地址,传输至MAR之后,其中16条地址线同时作为数据线从MDR中获取数据,进行数据传输)主要是为了减少芯片的管脚数,管脚数减少,芯片的封装体系就减小了,管脚数量对芯片大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5、信号线数: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的总和
6、总线控制方式:突发、自动、仲裁、逻辑、技术
7、其他指标:负载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总线标准

当前计算机的生产是由不同厂家生产不同的计算机模块或主板,然后将其拼接在主板上,因此需要设置总线标准,使得不同模块能够搭载在同一主板上进行拼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 总线结构

一、单总线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多总线结构

1、双总线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道有自己的控制器和指令系统,通道能够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执行通道程序;
通道的程序一般由操作系统来编写,可查阅IDM资料/体系结构教材中对通道的介绍

2、三总线结构

DMA:直接存储器访问(外部设备直接访问系统内存)
其中可以有多个高速外设连接在DMA上

3、三总线结构的又一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CPU发展迅速,而内存发展缓慢,因此在CPU和内存之间加入小容量、高速度的cache,对主存中的数据进行缓存,CPU运行过程中所需的指令和数据主要是从cache中进行获取,局部总线就将CPU和cache连接起来了
局部I/O控制器可以连接一些高速的I/O设备
系统总线通过扩展总线接口连接了一条扩展总线,各种类型的设备都可以连接在扩展总线上,这种方式解决了I/O设备的问题,外部设备的数据可以通过扩展总线传输给扩展总线接口,然后再传输给系统总线
缺点:多种类型的外部设备都连接在扩展总线上,会影响外部设备的工作速度

4、四总线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桥电路扩展出高速总线,高速设备可以连接在高速总线上,低速设备可以连接在扩展总线上
该结构将高速设备和低速设备区分开,使数据传输速率更高

三、总线结构举例


系统总线和I/O总线做了分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5 总线控制

1、总线判优控制:多个设备可能同时向总线发出占用总线的请求,哪个设备来使用总线呢?
2、总线通信控制:设备占用总线之后,如何完成通讯过程,保证信息准确度

一、总线判优控制

1、基本概念

根据是否能提出总线请求,可讲总线设备分为两类

主设备(模块) 对总线有控制权,可以提出总线占用申请,在占用总线之后,可以控制和另外一台设备之间进行的通信过程 从设备(模块)
响应从主设备发来的总线命令,本身不能对总线进行控制,也不能提出总线的占用请求,只能响应从总线发出的总线命令

计算机中,有些设备既可以是主设备,也可以是从设备;有些主线可以有多个主设备,有些主线只能有一个主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集中式:将总线的判优逻辑集中在一个部件上
分布式:将判优逻辑分布在各个部件或各个部件的端口上

2、链式查询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线控制部件是集中在一起的;
数据总线:用于信息交换过程中数据的传输;
地址总线:主设备占用了总线之后要和从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要通过地址总线找到要通讯的从设备
BR:总线请求;所有的主设备都是通过BR发出总线请求
BS:总线忙;如果某个设备占用了总线的控制权,就通过总线忙这条线告诉总线控制部件或其他部件总线忙
BG:授权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先级特点:由BG逐一查询请求发出的设备,因此优先级与BG查询的顺序强相关,优先级较低的接口提出的占用请求可能一直都不会得到应答

  • 缺点:对电路故障特别敏感,尤其是BG,在向下传送过程中若遇到了电路故障无法向下传,那么之后的设备就再也无法获得总线的使用权
  • 优点:结构简单、增删设备非常容易、优先级的算法简单、进行可靠性设计时比较容易实现(如BS、BG设置两条线,防止故障发生)

一般用在微型计算机或简单的嵌入式系统中

3、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线用于数据传输、地址线用于从设备查找
设备地址:设备地址中传输的地址是由一个计数器给出的,通过这个地址查找某一个设备是否发出了总线的占有请求
BR:总线请求
BS:总线忙
计数器的值通过设备地址这条线向外输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优点:优先级确定灵活(循环优先级;定值设置改变优先级顺序)

4、独立请求方式

前两种都是按顺序进行查找,导致速度缓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任何一个I/O接口都增加了BR(请求信号 )和BG(应答信号)哪一个BG有效,该接口就占用了总线的使用权
优先级的排队是在总线控制部件内部进行的
优先级的设定:预定的优先级方式;自适应的方式,哪些设备在工作中比较重要;循环方式;混合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多个部件同时发出总线控制请求,BR同时将请求送到总线控制控制部件中,通过优先级的排队后,会对某个设备的请求进行应答,获得应答的设备就可以占用总线

二、总线通信控制

1、目的 解决通信双方协调配合问题
2、总线传输周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总线通信的四种方式

同步通信:要有一个定宽定距的时标来控制数据传送的过程,每一个操作,每一个信号的给出都是在固定的时间点由时标进行控制
异步通信:采用应答方式,主设备发出请求,从设备给出应答信号,再进行信号传输
半同步通信:解决不同速度的两个模块(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问题,同步、异步结合
分离式通信:充分挖掘系统总线每个瞬间的潜力,让系统总线发挥最大的潜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应用在总线长度比较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互锁:通信的可靠性有问题
半互锁:有可能造成请求信号一直保持高平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允许不同速度的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Mary_258」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43266707/article/details/122705003

3.2总线的分类

一、根据总线的位置

  1. 片内总线——芯片内部的总线

  2. 系统总线——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
    根据系统总线上传输的信号类型不同可分为:
    数据总线: 双向 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
    地址总线: 单向 与存储地址、I/O地址有关
    控制总线: 有出、有入

【通常情况下,总线宽度≤机器字长/存储字长】
【由CPU或主设备发出,通常情况下,地址总线的条数和地址单元的个数相关,例:地址总线的宽度和MAR寄存器的宽度一致】
【向系统的各个部件传输控制信号,或系统的各个部件把自己的状态向外传输告诉主设备,告诉CPU】【出:存储器读、存储器写、总线允许、中断确认;入:中断请求、总线请求】

  1. 通信总线——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如控制仪表、移动通信等)之间的通信

【传输方式:串行通信总线;并行通讯总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总线的特性及性能指标

一、总线物理实现

主板=总线,主板上留有接口,其他部件或模块可以通过接口连接在主板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实现插板与总线的有效连接,总线需要有一些特性

二、总线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总线的性能指标

1、总线宽度:数据线的根数

总线数据线的根数越多,同时传输的数据的位数就越多 ,总线的性能就越好

2、标准传输率:每秒传输的最大字节数(MBps)
3、时钟同步/异步:同步、不同步
4、总线复用:地址线与数据线复用

例:8086中进行了总线复用(20个地址线中16条同时作为数据线使用,在数据传输时,CPU先给出地址,传输至MAR之后,其中16条地址线同时作为数据线从MDR中获取数据,进行数据传输)主要是为了减少芯片的管脚数,管脚数减少,芯片的封装体系就减小了,管脚数量对芯片大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5、信号线数: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的总和
6、总线控制方式:突发、自动、仲裁、逻辑、技术
7、其他指标:负载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总线标准

当前计算机的生产是由不同厂家生产不同的计算机模块或主板,然后将其拼接在主板上,因此需要设置总线标准,使得不同模块能够搭载在同一主板上进行拼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 总线结构

一、单总线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多总线结构

1、双总线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道有自己的控制器和指令系统,通道能够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执行通道程序;
通道的程序一般由操作系统来编写,可查阅IDM资料/体系结构教材中对通道的介绍

2、三总线结构

DMA:直接存储器访问(外部设备直接访问系统内存)
其中可以有多个高速外设连接在DMA上

3、三总线结构的又一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CPU发展迅速,而内存发展缓慢,因此在CPU和内存之间加入小容量、高速度的cache,对主存中的数据进行缓存,CPU运行过程中所需的指令和数据主要是从cache中进行获取,局部总线就将CPU和cache连接起来了
局部I/O控制器可以连接一些高速的I/O设备
系统总线通过扩展总线接口连接了一条扩展总线,各种类型的设备都可以连接在扩展总线上,这种方式解决了I/O设备的问题,外部设备的数据可以通过扩展总线传输给扩展总线接口,然后再传输给系统总线
缺点:多种类型的外部设备都连接在扩展总线上,会影响外部设备的工作速度

4、四总线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桥电路扩展出高速总线,高速设备可以连接在高速总线上,低速设备可以连接在扩展总线上
该结构将高速设备和低速设备区分开,使数据传输速率更高

三、总线结构举例


系统总线和I/O总线做了分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5 总线控制

1、总线判优控制:多个设备可能同时向总线发出占用总线的请求,哪个设备来使用总线呢?
2、总线通信控制:设备占用总线之后,如何完成通讯过程,保证信息准确度

一、总线判优控制

1、基本概念

根据是否能提出总线请求,可讲总线设备分为两类

主设备(模块) 对总线有控制权,可以提出总线占用申请,在占用总线之后,可以控制和另外一台设备之间进行的通信过程 从设备(模块)
响应从主设备发来的总线命令,本身不能对总线进行控制,也不能提出总线的占用请求,只能响应从总线发出的总线命令

计算机中,有些设备既可以是主设备,也可以是从设备;有些主线可以有多个主设备,有些主线只能有一个主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集中式:将总线的判优逻辑集中在一个部件上
分布式:将判优逻辑分布在各个部件或各个部件的端口上

2、链式查询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线控制部件是集中在一起的;
数据总线:用于信息交换过程中数据的传输;
地址总线:主设备占用了总线之后要和从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要通过地址总线找到要通讯的从设备
BR:总线请求;所有的主设备都是通过BR发出总线请求
BS:总线忙;如果某个设备占用了总线的控制权,就通过总线忙这条线告诉总线控制部件或其他部件总线忙
BG:授权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先级特点:由BG逐一查询请求发出的设备,因此优先级与BG查询的顺序强相关,优先级较低的接口提出的占用请求可能一直都不会得到应答

  • 缺点:对电路故障特别敏感,尤其是BG,在向下传送过程中若遇到了电路故障无法向下传,那么之后的设备就再也无法获得总线的使用权
  • 优点:结构简单、增删设备非常容易、优先级的算法简单、进行可靠性设计时比较容易实现(如BS、BG设置两条线,防止故障发生)

一般用在微型计算机或简单的嵌入式系统中

3、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线用于数据传输、地址线用于从设备查找
设备地址:设备地址中传输的地址是由一个计数器给出的,通过这个地址查找某一个设备是否发出了总线的占有请求
BR:总线请求
BS:总线忙
计数器的值通过设备地址这条线向外输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优点:优先级确定灵活(循环优先级;定值设置改变优先级顺序)

4、独立请求方式

前两种都是按顺序进行查找,导致速度缓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任何一个I/O接口都增加了BR(请求信号 )和BG(应答信号)哪一个BG有效,该接口就占用了总线的使用权
优先级的排队是在总线控制部件内部进行的
优先级的设定:预定的优先级方式;自适应的方式,哪些设备在工作中比较重要;循环方式;混合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多个部件同时发出总线控制请求,BR同时将请求送到总线控制控制部件中,通过优先级的排队后,会对某个设备的请求进行应答,获得应答的设备就可以占用总线

二、总线通信控制

1、目的 解决通信双方协调配合问题
2、总线传输周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总线通信的四种方式

同步通信:要有一个定宽定距的时标来控制数据传送的过程,每一个操作,每一个信号的给出都是在固定的时间点由时标进行控制
异步通信:采用应答方式,主设备发出请求,从设备给出应答信号,再进行信号传输
半同步通信:解决不同速度的两个模块(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问题,同步、异步结合
分离式通信:充分挖掘系统总线每个瞬间的潜力,让系统总线发挥最大的潜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应用在总线长度比较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互锁:通信的可靠性有问题
半互锁:有可能造成请求信号一直保持高平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允许不同速度的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Mary_258」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43266707/article/details/122705003

生成海报
点赞 0

Mary_258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第三章 系统总线

3.2总线的分类 一、根据总线的位置 片内总线——芯片内部的总线 系统总线——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 根据系统总线上传输的信号类型不同可分为: 数据总线: 双向 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 地址总线&#xff

Arduino入门教程

Arduino编译环境下载 当前最新版ArduinoIDE 下载地址: Software | Arduino 认识Arduino IDE 点亮13号引脚的LED灯,持续一秒,然后灭掉,再持续一秒

零基础入门STM32编程——工具篇(四)

前情回顾 上篇学习了STM32F103的系统架构,时钟树等知识点,了解了内部外设所挂载的总线。下面我们将继续输入学习STM32编程。 一 工具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始STM32F103编

基于运放的电压放大电路设计

基于集成运放设计一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传感器输出信号为交流形式,峰峰值在100mV以内,频率为1000Hz以内,模数转换器允许输入电压在0~3V,要求设计传感器与模数转换器之间的信号采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