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一、数码管电路
1、单个数码管
一个数码管是由a、b、c、d、e、f、g、dp八个二极管组成,八个LED一端接在一起,另一端引脚引出来。二极管如果阳极连在一起,就是共阳极数码管,阴极连在一起,就是共阴极数码管。
如上图,是一个共阴极数码管,要使数码管显示不同的数字,只需点亮对应LED即可。如:数码管显示“0”,则a、b、c、d、e、f六个LED亮,g、dp这俩个LED灭,即可显示“0”。
2、多个数码管
上图所示的六个数码管,在使用时,需要程序选定使用哪几个数码管,这就是“位选”,选定数码管后再对选定的数码管进行操作,其操作与单个数码管的操作一致(接下来还会进一步详解),这就是“段选”。
3、数码管与芯片的连接
3.1 为什么要使用锁存器?
二极管正常工作时需要5mA以上的电流,若数码管引脚和芯片引脚直接相连,芯片的I/O口无法输出这么大的电流,对于共阴极的数码管,可以在阳极处接上拉电阻,对于共阳极的数码管,可以在阴极处接下拉电阻,但是也使得“位选”需做另外的处理。
引入锁存器,利用其输出电流大的特点,有效的解决了LED工作电流问题,而且还可以利用锁存器进行“位选”、“段选”。
3.2 锁存器的电路连接
上图所示,连接俩块锁存器,U1控制段选,U2控制位选,锁存器我们在博客(一)中做过总结,现再回顾一下
根据电路图,OE始终接地,所以锁存器工作状态只有前三种,当LE软件置1时,锁存器的输入端D与输出端Q同高电平,同低电平,当LE软件置0时,锁存器输出为Q0。
由电路图可得,电路连接为:
单片机的芯片引脚P00—>P07分别接U1锁存器的D0——>D7,单片机的芯片引脚P00—>P07分别接U2锁存器的D0——>D7,也就是说U1、U2俩锁存器都与P0相连,所以在数码管工作状态下,俩个锁存器不能同时处于打开状态,即俩个锁存器的LE不能同时为高电平。锁存器U1的输出接数码管的LED阳极,锁存器U2的输出接数码管的WE,控制“数码管选择”。
锁存器U2控制位选,U2打开时,U1关闭,此时U2的输入和输出同高、同低电平。如下图,若使用数码管1,则只需D0置0,其他引脚置1,即芯片P00输出为0,P01——>P07输出为1,即P0寄存器的状态值为0xfe(上面低位,从下往上读)
锁存器U1控制段选,如刚刚位选了数码管1,则接下来段选是对数码管1的操作。此时关闭U2,打开U1,即U2的LE软件置0,U1的LE软件置1,而U2的LE与芯片的P27相连,U1的LE与芯片的P26相连(下图所示),所以只需使芯片的P27输出低电平来关闭U2锁存器,P26输出高电平来打开U1锁存器。
打开U1锁存器后,使数码管显示某个数字,我们在第一节中总结过了,比如显示一个数字“6”,需要a、c、d、e、f、g六个LED亮,所以锁存器输出01111101(共阴极数码管。输出1时点亮),即P0寄存器输出01111101,P0寄存器的状态值为0x7d。
第一个数码管显示数字“6”的程序如下:
#include<reg52.h>
sbit dula=P2^6;
sbit wela=P2^7;
void main()
{
wela=1;
P0=0xfe;//位选第一个数码管
wela=0;
dula=1;
P0=0x7d;
dula=0;
while(1);
}
分析上面程序:
首先对连接U1、U2锁存器LE的芯片引脚P26与P27进行位操作,重命名为“dula”与“wela”,表示“段选”和“位选”。主函数里,先打开位选:wela=1,选择第一个数码管,则U2锁存器输入和输出均为11111110(从下往上),P0的输出也为11111110,即0xfe,位选结束后关闭位选:wela=0。
接下来打开段选:dula=1,对第一个数码管操作,显示数字“6”,U1锁存器输入输出均为01111101,即P0输出为01111101,即P0的状态值为0x7d。最后关闭段选。
注:
正因为锁存器U1与U2同时接在芯片的P0引脚上,所以俩个锁存器不能同时打开,否则芯片引脚P0输出的状态值会在U1和U2上同时发生响应,造成紊乱。
二、数码管显示数字时芯片引脚的状态值
显示数字“0”,abcdef亮,状态值00111111——>0x3f
显示数字“1”,bc亮,状态值00000110——>0x06
显示数字“2”,abdeg亮,状态值01011011——>0x5b
显示数字“3”,abcdg亮,状态值01001111——>0x4f
显示数字“4”,bcfg亮,状态值01100110——>0x66
显示数字“5”,acdfg亮,状态值01101101——>0x6d
显示数字“6”,acdefg亮,状态值01111101——>0x7d
显示数字“7”,abc亮,状态值00000111——>0x07
显示数字“8”,abcdefg亮,状态值01111111——>0x7f
显示数字“9”,abcdfg亮,状态值01101111——>0x6f
显示字母“A”,abcefg亮,状态值01110111——>0x77
显示字母“B”,cdefg亮,状态值01111100——>0x7c
显示字母“C”,adef亮,状态值00111001——>0x39
显示字母“D”,bcdeg亮,状态值01011110——>0x5e
显示字母“E”,adefg亮,状态值01111001——>0x79
显示字母“F”,aefg亮,状态值01110001——>0x71
在编写程序时将上述状态值放入数组中,通过数组来实现数码管的动态显示。
放在如下数组中: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code table[]={
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
在table数组名前加了code,表示编码的意思,单片机程序把不需要更改的东西通过code关键字定义为编码,单片机执行程序时,table只占用程序存储空间,可以理解为占用flash,而不占用RAM。
三、数码管实现动态显示
1、一个数码管从0到F动态显示
#include <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code table[]={
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
uchar num;
sbit dula=P2^6;
sbit wela=P2^7;
void delay_ms(uint );
void main()
{
wela=1;
P0=0xfe;
wela=0;
while(1)
{
for(num=0;num<16;num++)
{
dula=1;
P0=table[num];
dula=0;
delay_ms(500);
}
}
}
void delay_ms(uint ms)
{
uint i,j;
for(i=ms;i>0;i--)
for(j=110;j>0;j--);
}
此时第一个数码管从0变化到F,之后停止不动。
若使数码管从0到F反复变化,只需在while()语句里添加如下代码:
if(num==16)
num=0;
完整程序:
#include <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code table[]={
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
uchar num;
sbit dula=P2^6;
sbit wela=P2^7;
void delay_ms(uint );
void main()
{
wela=1;
P0=0xfe;
wela=0;
while(1)
{
for(num=0;num<16;num++)
{
dula=1;
P0=table[num];
dula=0;
delay_ms(500);
}
//------------新加
if(num==16)
num=0;
//----------------
}
}
void delay_ms(uint ms)
{
uint i,j;
for(i=ms;i>0;i--)
for(j=110;j>0;j--);
}
2、多个数码管从0到F动态显示
与之前的一个数码管比较,多个数码管的动态显示只需改变位选时P0的输出,如六个数码管同时显示,则P0输出11000000,即0xc0
位选代码:
wela=1;
P0=0xc0;
wela=0;
完整代码:
//六个数码管从0到F循环动态显示
#include <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code table[]={
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
uchar num;
sbit dula=P2^6;
sbit wela=P2^7;
void delay_ms(uint );
void main()
{
wela=1;
P0=0xc0;
wela=0;
while(1)
{
for(num=0;num<16;num++)
{
dula=1;
P0=table[num];
dula=0;
delay_ms(500);
}
if(num==16)
num=0;
}
}
void delay_ms(uint ms)
{
uint i,j;
for(i=ms;i>0;i--)
for(j=110;j>0;j--);
}
3、一个经典例子
题:
六个数码管,第一个数码管显示数字“1”,间隔1秒后再在第二个数码管上显示数字“2”,间隔1s后在第三个数码管上显示数字“3”,以此类推…在第六个数码管上显示数字“6”
分析:
六个数码管轮流显示,所以位选时依次选择数码管1、2…6,每次位选后,再段选输出需要显示的数字。
第一个数码管位选:
wela=1;
P0=0xfe;//第一个数码管
wela=0;
第一个数码管段选输出数字“1”:
dula=1;
P0=table[1];
dula=0;
delay_ms(1000);
位选时P0的输出之前已经总结过了,再回忆一下,如下图,从左到右分别为数码管1、2、3、4…从下往上读,得到8位二进制码,变为16进制即可。
完整程序:
#include <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code table[]={
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
uchar num;
sbit dula=P2^6;
sbit wela=P2^7;
void delay_ms(uint );
void main()
{
while(1)
{
wela=1;
P0=0xfe;//第一个数码管
wela=0;
dula=1;
P0=table[1];
dula=0;
delay_ms(1000);
wela=1;
P0=0xfd;//第二个数码管
wela=0;
dula=1;
P0=table[2];
dula=0;
delay_ms(1000);
wela=1;
P0=0xfb;//第三个数码管
wela=0;
dula=1;
P0=table[3];
dula=0;
delay_ms(1000);
wela=1;
P0=0xf7;//第四个数码管
wela=0;
dula=1;
P0=table[4];
dula=0;
delay_ms(1000);
wela=1;
P0=0xef;//第五个数码管
wela=0;
dula=1;
P0=table[5];
dula=0;
delay_ms(1000);
wela=1;
P0=0xdf;//第六个数码管
wela=0;
dula=1;
P0=table[6];
dula=0;
delay_ms(1000);
}
}
void delay_ms(uint ms)
{
uint i,j;
for(i=ms;i>0;i--)
for(j=110;j>0;j--);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独独白」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Curnane0_0/article/details/114024408
暂无评论